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黎巴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ebanese Republic

首页>黎巴嫩行业信息>房地产

来源: 类型:

黎巴嫩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对黎经济影响
  据黎巴嫩每日星报报道,过去6个月内,黎巴嫩楼盘的平均报价上涨了30%多。新人婚房均价从5万美元疯涨到6.5万美元(100平米左右),逼迫他们只好转向二手房或小户型。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加上政局动荡,老百姓只能望楼兴叹。
  
  1、建材疯涨,欧元也火上浇油
  
  半年内,黎钢材、燃油、沥青、水泥等建材的价格均大幅上扬。由于黎本国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大部分建材需从欧洲进口,而欧元的不断升值,对于本来就不菲的建材价格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水泥价格从2006年的75美元/吨疯狂涨到110美元/吨。黎巴嫩三大水泥制造商去年与政府达成协议,将水泥价格固定在65美元/吨,但是中间商投机炒作,使得实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同时,叙利亚以及周边国家水泥价格普遍在120-130美元/吨左右,甚至更高,巨大的差价使得黎叙边境走私猖獗,大量水泥被走私倒卖到他国,导致黎巴嫩市场上水泥供应紧张,千金难求。
  
  钢材零售价格也从5年前的200美元/吨涨到现在的800美元/吨。过去,黎巴嫩主要从欧洲进口钢材,现在因为欧元升值,其进口渠道转向埃及,埃及钢材每吨在680美元左右,平均每吨便宜20美元左右,而不能及时调整进口渠道的承包商则只好自咽苦水。其他建材价格,也因为世界建材市场对于建材的巨大需求而水涨船高。当地报纸认为,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建筑行业的繁荣发达,也拉动了世界建材价格的上涨。而与此同时,世界能源价格也一直在上涨,导致黎燃油价格疯涨,柴油价格已经在过去几年中增长了2倍,达到900黎镑/升, 折合0.6美元/升。
  
  2、动荡的政局严重打击了黎巴嫩的建筑业
  
  黎以战争前,据黎巴嫩央行统计,2006年一季度时,建筑许可证发放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60%,预示着黎建筑业的全面启动。但是,突然爆发的黎以冲突使得许多楼盘停工,更有部分建筑被毁,黎房地产受到重大打击。由于黎银行贷款利率畸高,项目中断后,虽然工期延长,但银行利息照付,本来就让许多建筑商力不从心;而重建工作中,政府和公共部门对建筑商的欠款又久拖不付,严重影响了建筑商的资金周转,使得他们的资金运营状况雪上加霜。
  
  有开发商称,钢材价格每上涨20%,就会带动整体楼盘的成本上涨1%,钢材价格5年来已经增长400%,加上水泥、柴油等其他原材料价格的疯涨,建筑商的建筑成本平均被抬高25%左右。面对巨大损失,建筑承包商曾酝酿今年4月全面罢工,提出政府补偿,并在以后的承包合同中增加溢价条款等要求,但至今仍无下文。据称,此提议已经提交黎巴嫩总理,但最终结果,开发商和建筑商均表示谨慎乐观,他们认为,全部补偿的提法,不过是痴人说梦,自我安慰,最终结果,最多是得到部分补偿。
  
  黎巴嫩承包商辛迪加组织表示,他们已派代表与黎巴嫩重建委在磋商有关条款,以预防价格剧烈变动给建筑商带来损失。但他对结果表示悲观,据悉,此类谈判已经进行五年,考虑到黎巴嫩的政治局势,以及遥遥无期的议会会议,何时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仍然未知。
  
  此外,动荡的政局,使得黎巴嫩房地产需求大幅放缓。黎巴嫩房地产长期以来,一直靠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黎巴嫩本地购房者,主要是中低价位楼盘。房价节节攀高,通货膨胀,和战后百姓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使得这条腿步履蹒跚;而另一条腿,也就是由海湾等国的中东石油大亨以及外国公司支撑的高端市场,在黎巴嫩局势尚未平息的时刻,这些海湾大亨也不敢冒然在此购置房产,因此,这部分市场基本也接近沉寂。去年黎以战争后,黎巴嫩局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错综复杂。黎政治局势阴云密布,迷雾重重,暗杀爆炸此起彼伏、民众游行和武装冲突时有发生,使得许多外国公司和中东石油大亨对于黎巴嫩的信心兴趣逐渐丧失,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房产行业低迷,并致使部分工程陷于停顿,甚至成为烂尾楼。
  
  3、多米诺骨牌效应,诱发黎经济衰退、滞胀?
  
  综上所述,黎巴嫩房地产业从供给和需求方面均显现出巨大危机,或可能为黎巴嫩经济埋下隐患。由于开发商的逐利本性,他们必然将房屋成本转嫁给普通民众,这势必压抑其他行业的消费需求,使本来就存在通胀的黎巴嫩市场更加萎靡不振。据统计,黎巴嫩上半年膨胀率高达7%,房价疯涨和物价膨胀,使得黎百姓购买力下降,需求拉动明显不足。同时,外资的可能撤出,也给黎巴嫩经济带来一些阴影。如果一般国家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有两驾马车都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还能行吗?或者干脆问得更直接一些,黎巴嫩房地产业一旦崩溃,是否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将黎巴嫩带入经济衰退和滞胀的泥潭?黎巴嫩房地产业目前的状况,确实给其经济发展前景带来了一些隐患,但对经济沉重打击的担心,在黎巴嫩这个有其独特国情的国家,也未必会发生。
  
  其一,黎巴嫩经济的四大支柱为侨汇、金融、旅游和贸易,房地产业非黎巴嫩支柱产业。因此,一旦房地产业陷于停顿,虽然可能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经济崩溃的可能性不大。目前,这四大经济支柱根基牢靠,黎经济整体架构稳定无虞。从侨汇来看,一般来说,侨汇不会随国家政治动荡而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出现,越是一个国家政治动荡的时候,侨汇越多的可能,因为侨胞可能会更加关注和关切他们的同胞。侨汇,加上战后美国沙特等国出于政治目的对黎巴嫩的高额援助,应该足以支撑黎部分外资撤出的空白。而从金融业来看,黎巴嫩金融业相对完善和稳定,经过了内战等严峻考验,一直没有垮掉,说明黎巴嫩金融业超强的抗风险能力。黎巴嫩高企的贷款利率,以及建筑商的资金困难等,虽然可能为黎巴嫩银行呆坏账埋下隐患,但从当地银行界的经历和黎巴嫩央行的管理水平来看,这应该再可控范围之中。从旅游业来看,黎巴嫩虽然目前政治局势动荡,但是黎巴嫩的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都没有受到大的破坏,一旦政治局势好转,则旅游业可望迅速恢复,甚至战争游都可能成为一个资源。而从贸易这驾马车来看,黎贸易连年保持增长。即使在去年,黎依然保持了进口稳定,出口大幅增长的局面,成为黎经济生活的亮点。
  
  其二,黎巴嫩作为一个没有资源的小国,其最重要的资源在于人,而其人力资源也没有受到大的撼动。黎巴嫩良好的教育水平和开放的社会制度,以及承认双重国籍等做法,均为黎巴嫩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得黎巴嫩的经济经过无数战乱和考验,均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撼动。据悉,在战后,许多黎巴嫩人曾经逃离黎巴嫩,但是,一旦战争结束,他们中有许多人又回到了黎巴嫩。我们曾与部分人聊过,他们为什么又回到黎巴嫩,许多人的原因是,这是我的祖国,这里条件宽松,不受歧视,这里自由快乐,适于生活等。而黎巴嫩政府承认双重国籍的做法,也使得许多人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人在国外工作,而心却一直牵挂着黎巴嫩的局势和黎巴嫩的亲友。
  
  其三,黎巴嫩历史上饱受殖民之苦,政权更迭频繁,加上时局经常变动,使得不少人养成了逆来顺受,及时行乐的消费习惯。单独的一个房价上扬,可能促使他们降低住房水平,如转向二手房或者小户型,但对于其日常其他方面的消费,恐怕还不足以构成很大影响。另外,黎巴嫩民众历史上多次经历战争和内乱,大风大浪见识得太多了,房价上涨应不会引起恐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认为,只要黎巴嫩的四大支柱产业不受到严重影响,只要黎巴嫩人才不大量流失,黎巴嫩经济不会受到大的影响,黎巴嫩经济料不会陷入全面衰退和滞胀的泥潭。相反,随着黎巴嫩政治局势的稳定,黎经济可能很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