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黎巴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ebanese Republic

首页>黎巴嫩经济概况>货币

来源: 类型:

欧元升值与黎巴嫩经济

欧元升值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最为直接。黎巴嫩是一个对对外经济十分依赖的小国,经济运行几乎完全对外开放,其国民经济对国际政经形势的反应极为灵敏,如果说,1990年代的地区局势、2001年的911事件,以及最近的国际油价波动对黎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汇率变动,特别是近年来的欧元升值,对黎的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进出口贸易

欧元升值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黎巴嫩的进口转向亚洲地区,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在2000-2003年的四年间大幅增加了85%,而同期来自美国的进口额下降了6%。据统计,2000-2003年的四年间,黎巴嫩的进口增长了15%,进口额占GDP总值一直稳定在38%,只有2001年因为政府降低进口关税并即将于2002年开始实施改增殖税税制而导致进口激增,当年进口额占GDP比率一度攀升至44%

长期以来,欧盟和阿拉伯国家是黎巴嫩进口的主要来源方,尽管目前欧盟仍以43%的份额占据说黎巴嫩进口商品市场的首位,但亚洲地区已以16%的份额取代阿拉伯国家而居其次。

2003年黎巴嫩的进口名义增长率为7%2000-2003年间,来自欧元区的进口额增加了10%,而同期来自亚洲地区的进口却增长了30%,阿拉伯国家的进口增长20%。由于同期欧元升值幅度高达25%,因此,欧元区对黎出口实际上是处于下降的态势。欧元区与亚洲地区的此消彼长,将大大改变黎巴嫩进口商品的市场来源结构。

来自亚洲的进口增长可观,尤以中国在此四年间激增85%为最,已跃居黎巴嫩第二大进口国;日本增长28%,英国增长39%。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却下降了6%。显示市场取向更便宜的进口货源地。来自英国的增长多多少少有点令人意外,可能是因为英镑相对比较稳定。

出口方面,2001-2003年的四年间,黎巴嫩的出口增长了两倍以上,出口占GDP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4.35%增加到2003年的8.5%。阿拉伯世界是黎巴嫩第一大出口地区,占全部出口额的45%,为4.7亿美元;瑞士排名第二,占25%;对欧元区的出口形势令人沮丧,从2000年的18%下降到2003年的8%,仅1.3亿美元,显示欧元升值并未对黎巴嫩的出口产生有益的作用,欧地战略伙伴协定也未给黎巴嫩带来出口方面的好处。以2000-2003年度为例,此间,黎巴嫩由于政府实施出口补贴计划,出口增幅高达46%,而同期对欧元区的出口却意外下降2%,这种在欧元升值20%和欧地战略伙伴关系协定给与黎农渔产品及农业加工制成品以更加优惠的进口税率等两大利好消息下发生的逆向趋势,颇令人费解。

 

通胀

由于黎巴嫩消费品38%的份额是来自欧元区的进口,所以欧元的大幅升值对黎巴嫩国内物价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经贸部统计,2003年来自欧元区的进口价格水平上扬了2.68%,这使得全国消费价格指数同幅上扬2.54%

通常食品处于进口货物链的最末端,食品价格的变动具有时滞性,为真实确定食品价格的波动情况,经贸部专门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食品销售公司中有19%的公司提高价格16-25%16%的公司提供价格25%以上。涨幅最大的是医药类产品,因为相当一部分药品来自欧元区,40%的药品销售单位价格上扬35%。这份调查还揭示,2003年全国物价总体水平上扬了1.3%,根据其它数字综合的结果得出黎巴嫩的通胀率为3%

 

银行业

理论上说,欧元升值应当会刺激欧元的存款比例,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欧元存款仍只占黎巴嫩所有存款的6%而已。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黎巴嫩经济高度美元化,在黎国内,美元可以直接流通,此外,欧元利率趋降,也是原因之一。

 

公共财政

欧元升值对公共财政的影响利弊兼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收入得益于欧元升值而直接导致的增值税收入增加。自2002年黎巴嫩开征增值税以来,2003年在前一年11个月的基础上增长了19%,其中原因当然是经济运行好转和石油价格上扬,但欧元升值也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二是政府支出方面有负面影响,欧元升值导致政府采购部分开始增加,特别是政府的药品、设备和车辆采购开始大幅提升,这部分多为欧元区产品。欧元升值对政府支出最大的负面影响莫过于债务利息支出膨胀了,黎巴嫩一年支出欧元贷款的利息就高达9500万欧元,政府因为汇率变动而多支出280亿黎镑(合1867万美元)。

三是公共债务,截至2003年底,黎巴嫩公共债务总额折合欧元为160亿欧元,当时欧元汇率为1欧元兑1.256美元,而在2002年底的时候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为1.048,这意味着,仅仅因为欧元汇率的变化,黎巴嫩的公共债务就平白无故地上升了5000亿黎镑,合3.33亿美元。

 

游游业

黎巴嫩旅游业在2002-2003年间有不错的表现,入境游客年平均增长率为6%2003年首次突破战后100万人次。但不好确定欧元升值对黎旅游业的贡献,因为来黎游客的主体是阿拉伯人,占全部游客的43%。得益于911后西方世界对阿拉伯人的歧视,阿拉伯人特别海湾国家游客选择了具有异国情调的黎巴嫩作为国外旅游的目的地国,他们直接刺激了黎巴嫩旅游业的发展。至于欧洲游客,内战以前曾是黎最大的游客来源地,目前屈居第二,占26%2003年较上一年增长6%,贡献还是有一些的。

 

在上述影响中,欧元对进出口、通胀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尚在其次,有的影响可以转嫁,有的影响不在负面,但最严重的还是对公共债务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完完全全的消极影响。欧元升值使得本来就十分沉重的黎巴嫩债务问题显得更加严重,由于黎巴嫩银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债务的主要持有人,公共债务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必将漫延到金融业,届时,对黎国民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远甚于被外界看来似乎是最危险的黎以军事冲突所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