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b.mofcom.gov.cn/static/column/d/zwfengsu.html/1
一、黎巴嫩部分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1、贝鲁特
贝鲁特,黎巴嫩首都,人口约150万。
贝鲁特位于黎海岸线中部突出的海岬上,面向地中海,背靠黎巴嫩山脉,气候温和,是地中海东岸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贝鲁特”一词源自腓尼基语“贝利图斯”,意为“多井之城”,至今贝鲁特一些古井仍在使用。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贝鲁特海岸和峭壁穴居。在腓尼基时代贝鲁特已具城市雏形,是当时重要的商业港口,并以织造业、印染业、铸铁业闻名。在希腊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曾于公元前333年进驻贝鲁特,使这座城市具有希腊文明的特点。贝鲁特的繁荣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达到顶点,罗马式的广场、剧院、运动场、澡堂鳞次栉比。公元349年和公元551年由于强烈地震和海啸,贝鲁特被毁。公元635年,阿拉伯人占领贝鲁特地区。
1110年十字军攻占贝鲁特,1187年阿拉伯著名将领萨拉丁将其收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贝鲁特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特别是奥斯曼帝国将省政府迁至贝鲁特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黎独立后,贝鲁特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成为中东的金融、旅游和新闻中心,并以转口贸易驰名于世。
1975年黎内战爆发后,贝鲁特被一分为二,从北部的贝鲁特港经中心商业区沿大马士革路到东南郊,形成一条长约6公里、宽约200米的无人区(人称“绿线”)。“绿线”以西市区和南部郊区居民大部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居民聚居区。“绿线”以东为基督教区。绿线既是东西区隔离带,也是两大教派民兵频繁交战的地带,两区居民不敢轻易往来。
“塔伊夫协议”签署后,新政府成立,贝鲁特东、西区相互开放,首都治安逐步好转。1992年哈利里总理上台后,制定了大规模重建计划,叙利亚军队和黎政府军控制了整个贝鲁特,贝市面貌逐渐恢复。
虽然经过内战的创伤,贝鲁特仍是黎乃至整个中东的文化中心。该市歌舞表演、影视制作等娱乐行业非常发达。贝鲁特还拥有庞大的教育机构,黎巴嫩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圣约瑟夫大学、贝鲁特阿拉伯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闻名于中东地区,此外还有国立音乐学校、美术学校及其他高等院校等。很多国际性、地区性会议也经常在该市举行。
2、巴尔贝克神庙
巴尔贝克神庙位于贝鲁特东北85公里的贝卡平原北部,是著名的古迹。
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尔”的庙宇,称为“巴尔贝克”(“贝克”意为城,“巴尔贝克”意为“太阳城”)。后腓尼基人取代迦南人在此定居。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占领黎后,在黎沿海建立了贸易中心,同时也同化了由腓尼基人居住的巴尔贝克城,巴尔贝克遂易名为“希利奥波利(太阳之城)”。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认为希利奥波利战略地位重要,加快了希利奥波利和神庙的建设,并派军队驻防。其后奥古斯都皇帝驱遣两万名奴隶,历时数十年,在腓尼基神庙原址上大规模扩建。公元60年,巴尔贝克神庙基本竣工。以后经过300多年的继续修建,最后成为规模宏伟的神庙群,用以祭祀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希利奥波利神庙改建成教堂,其中的阿夫卡神殿完全拆毁。君士坦丁大帝的继承人朱理安不信仰基督教,阿夫卡神殿得以重建。公元375—395年间,在提奥多亚的统治下,阿夫卡神殿又被废弃。该地区现存的许多基督教建筑物都是在提奥多亚时代建立的。
从二世纪中叶起,罗马几位皇帝由安托尼乌斯带头,从事于这座神庙的扩建装饰工作,使之成为一座卫城。公元211—217年卡刺卡拉最终完成这座建筑物,使之成为一座要塞。七世纪时,阿拉伯人统治黎,巴尔贝克又恢复原名。
奥斯曼帝国时期(1516—1918),巴尔贝克隶属大马士革省。该城曾先后毁于发生在1158、1203、1659和1664年的地震,神庙大部分倒塌,居民多半迁徙。
法国委任统治时期,巴尔贝克是大黎巴嫩的一部分。
今天的巴尔贝克神庙虽称作罗马神庙遗址,但它实际上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它历经近2000年的刀兵水火而残败不堪,但残存的宏伟规模仍使人惊叹不已。据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古罗马建筑群,全世界包括罗马,迄今已找不到比它更完整的神庙遗址。从1956年开始至内战前,每年夏季都在这里举行巴尔贝克国际舞蹈和音乐节,酒神巴卡斯庙通常作为音乐节的会场。内战后巴尔贝克艺术节逐步得以恢复。
神庙由祭礼大厅、朱庇特庙、酒神巴卡斯庙、美神维纳斯庙组成,全部用巨石垒成,气势极其巍峨。庙外有巨石筑的高墙环绕,庙内的庭院和大殿座落在巨石砌成的高达数十米的台基上,巨石长19—20米,宽4.5米,厚3.6米,其中有的重达2000吨。
祭礼大厅 穿过入口,迎面有几块富有腓尼基特色的巨石浮雕,经过一个六边形的前院,来到祭礼大厅。厅长104.5米,宽103米。厅内有两个祭坛,古代曾用美貌少女活祭。由于大厅开阔,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曾在此建一座长方形基督教教堂,但后墙已毁。厅中原有128根大花岗石石柱组成的石廊已梁摧柱折,散乱遍地。
主神朱庇特庙 大厅西端,有石阶通向朱庇特庙。此庙约建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尼禄皇帝时代,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四面以高大的石柱组成气势雄伟的柱廊,大殿正面各有巨柱10根,侧面各19根,共计54根。巨柱高达20米,直径2.3米,均由3节圆柱镶接而成。石缝之间毫无粘合剂,而刀刃不能入。朱庇特神庙已濒全毁,巨柱只剩下六根,排成一行。它们以其雄伟高峻被视为黎的骄傲,人们常把这六根大石柱和雪松并称为黎的象征。
酒神巴卡斯庙 朱庇特神庙之左是酒神巴卡斯庙。这也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约建于公元100年。正面耸立8根石柱,侧翼各15根,石柱高15米,直径2米,柱上刻满包括各种蔬菜水果的精致图案。石柱镶接成长廊,拱顶有巨石浮雕,刻有28个神像。神庙中有巴卡斯像,旁有大酒窖,四周墙上刻有葡萄和酒壶组成的图案。现在庙顶虽已坍坏,但四壁及石柱尚存。
美神维纳斯庙 巴卡斯神庙前为美神维纳斯庙,建于公元245年。此庙是一座圆形建筑,高68米,宽36米,四周环绕50根石柱,内供奉维纳斯神像。相传古代青年男女在酒神庙畅饮后,就来到这里欢聚。
3、贝特丁宫
贝特丁宫位于贝鲁特市南部45公里处,始建于18世纪末期。一直是巴希尔·谢哈布酋长(1840年流亡国外)的行宫。1842年谢哈布王朝被推翻,但该宫仍属巴希尔后裔的财产。1861年国家将其收购,成为当时政府的所在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又成为地方政府的办公处。1930年黎当局宣布它为历史古迹保护地,并予修复。1943年黎首任总统扈利决定把贝宫改为自己的夏宫,并将1850年客死的巴希尔酋长遗骨从君士坦丁堡运回贝鲁特,葬于贝宫。此后,黎当局对贝宫进行了全力修复,使其保存了完好的面貌。
贝宫分三部分:(一)巴哈尼埃宫。其庭院是举行舞会和表演的集体活动场所,酋长及其随从出征或狩猎前在此集结。院子的一侧是长排客房,上层改为博物馆,内有从17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珍贵文物,如兵器、服装、珠宝等。(二)马斯塔宫。内有一大院,原为马厩,可容纳约500匹马及其骑士,国王的600名卫兵也可在此集结。马厩上方有个美丽的庭院,中间建有喷泉。左侧是大臣办公室和接待处。(三)哈里姆宫。这是酋长、王后及嫔妃的生活区,设有厨房、备餐间、华丽舒适的浴室、闺房及厅房。厅房是酋长处理朝政和休息的地方。由于山区冬季严寒,酋长与其亲属在二层过冬。内院还有酋长发妻(卒于1918年)的陵墓,酋长遗骨运回后也葬于此。
贝宫旁边还设有酋长三子的行宫。
贝宫造型优美,雕琢精细,富有黎民族特色,是黎建筑的瑰宝。
贝宫内还设有黎社会进步党主席瓦利德·琼布拉特的父亲──卡迈勒·琼布拉特的生平展览。卡是黎社会进步党的创始人,曾获得列宁勋章,访华期间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卡1977年3月遭暗杀身亡。
4、比卜鲁斯市
比卜鲁斯(今称朱拜勒),滨海城市,位于首都贝鲁特以北约30公里处,文化和商业活动发达,是黎著名的旅游胜地。
比卜鲁斯具有7000年的历史,是黎最古老的城市,相传耶稣曾到这里行医。腓尼基人对文明的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比卜鲁斯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它是西方各种文字字母的始祖。该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保存着各个时代丰富的文化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
----铜器时代早期民宅遗址。建于公元前2900-2600年间,石筑地基,地基上用木柱支撑房顶。
----比卜鲁斯神庙。建于公元前2800年,是腓尼基人庙宇建筑的首例,现仅存地基部分。从铜器时代早期到罗马帝国时期,比卜鲁斯神庙一直未停止使用。在地基中发现了埃及第三帝国时期比卜鲁斯王的玉玺,上面刻有比卜鲁斯男女神像。
----铜器时代中期的比卜鲁斯王家墓葬群。建于公元前1900-1600年间,墓中皆为石棺,用整块巨石凿刻而成,棺盖亦为石材。墓中有大量随葬品,大部分是埃及法老赠送的珍品,为防止盗墓,墓葬群附近建有城堡,王家派兵守卫。
----比卜鲁斯古港口遗址。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比卜鲁斯港就已投入使用。1954年,在开罗城外胡夫金字塔附近发现法老殉葬品中的太阳船就是用黎雪松木做成的。据考古学家考证,上述松材是从比卜鲁斯港装船运出的。公元1168-1300年,十字军东征时,曾把比卜鲁斯作为重要的运兵基地,并建立了城堡,至今比卜鲁斯仍有此城堡的遗址。
5、圣玛利亚山
圣玛利亚山是指黎巴嫩西部山脉中段山顶的哈利萨镇。该镇位于贝鲁特以北约25公里处,因矗有圣母玛利亚雕像(外文称Our Lady of Lebanon),中国人习惯将其称为圣玛利亚山,并沿袭至今。圣玛利亚山海拔600多米,可从山底的朱尼市乘观光缆车或沿盘山公路上山。
圣母玛利亚雕像修建于1908年,高12米。雕像建于一间小教堂顶部,游客可沿着盘绕着小教堂所修的螺旋形梯道到达雕像底部。从该处俯瞰,美丽的朱尼市及其附近的朱尼湾尽收眼底,不禁使人心旷神怡。
该小教堂后侧为黎内战后新修建的大教堂,上下两层可容纳上千人,其造型奇特,婉如一棵挺拔的雪松。教皇保罗二世1996年访黎时,曾在此举行弥撒。
从该雕像处步行5分钟,是著名的东正教圣保罗大教堂及其修道院。圣保罗大教堂开始修建于1947年,顶端类似圆形,内部金色的墙面覆盖着美丽的拜占庭特色的马赛克墙砖,墙砖内刻有圣母玛利亚塑像及圣徒用圣餐的雕像及其他一些《圣经》中的场景的雕塑。
圣玛利亚山上有20多座教堂及修道院。黎最大的基督教派马龙派大主教中心就建在半山腰上。最古老的一座是由圣方济会修道士于1628年在法克哈雷丁酋长所赐予的土地上建造的。黎东正教派大主教及叙利亚天主教大主教在圣玛利亚山上均有寓所。梵蒂冈教庭驻黎大使馆也建于山顶。
6、杰达溶洞
杰达溶洞位于贝鲁特以北20公里的黎巴嫩山脉底部,属喀斯特地貌,经数千万年形成,造型呈罗马教堂穹窿状,最顶部净高80多米,洞内有地下河,洞体构造为天然导流通道,是黎凯勒卜河(又名狗河)的主要水源。洞内先进的灯光设备,将洞顶瑰丽景象呈现得一览无余,徜徉于石柱之间饱览天然之匠心,趣味无穷。洞体分上、下两洞。上可步行观赏,地质年代较下层早几百万年,在长650米的廊道上呈现不同地质分层,洞石造型千姿百态,峡石与断裂地形尤为壮观。下洞观光包括地下河泛舟游览,既有瀑布激水的清越,又有曲径通幽的妙趣。夏季,洞内凉爽怡人,冬季,河水水位上升,下洞关闭。
1836年,美国传教士威廉·汤姆森首次发现该洞,后迈克斯威、赫胥黎等人先后两次探险,现洞内洞口上方石柱仍留有当时他们历险时刻下的名字与年代,称“迈克斯威柱”。该石上方200米称“万神殿”,当年迈克斯威等人曾将探险者名字和记录探险经过的文献封存于一瓶中置于一石笋顶部,经石灰水浸渍,形成天然的碱膜,该瓶便被固定于石笋上了。1892年至1940年期间,英、美、法探险家对该洞进行了多次勘探。1940年,黎第一个“洞穴学俱乐部”的探险家对该洞进行了多次勘探。
上洞和下洞分别于1969年和1958年开放,内战期间关闭,1995年洞内及外部设施经全面更新后重新开放。
7、苏尔
古代腓尼基时期苏尔(又名提尔)被誉为“海中女王”,它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海滨之城。它是紫色染料的产地,著名的“丝绸之路”曾延伸到这里。其时,它依靠其殖民地及紫色的纺织品积累起财富。它的富庶也招致征服者的忌妒。主要征服者有:尼布甲尼撒和亚历山大大帝。
苏尔建成于公元前3000年初,它最初是由一个在大陆上的聚居区及一个离海不远的小岛组成。公元前1000年,苏尔进入了鼎盛时期。
公元前十世纪,苏尔国王希拉姆填海造地,将陆地部分和小岛连接起来。腓尼基大约于公元前815年开始扩张,来自苏尔的商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苏尔的殖民地遍布地中海及大西洋,促进了海上贸易。
然而,繁荣和权力也带来了灾难。公元前六世纪初,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围困苏尔城长达13年。最后,哈希姆为了居民安全放弃了原属陆地部分。
公元前332年,在希腊与波斯的交战中,亚历山大大帝开始进攻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他连攻7个月,仍未攻克。于是,他利用被遗弃的旧城的建材,修建了一条通向岛城的道路,并使用攻城器械最终攻下了该城,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因苏尔城的拒降及折兵惨重而生怒,遂摧毁半城,并将城里的30000居民杀害或卖做奴隶。
公元前6世纪,罗马人取代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苏尔,而苏尔人继续铸造他们自己的银币。罗马人在苏尔城建造了很多重要的纪念物,其中包括一套排水系统、一个凯旋门和一个竞技场。
基督教人物在该市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大名被载入《新约》之内。在拜占庭时代,苏尔的教士是个腓尼基的大主教。那时苏尔市经历了第二个鼎盛时期。这点从苏尔市中那个时代的建筑及墓地的碑文中即可得到验证。
公元634年,苏尔城被阿拉伯人攻陷,但它依靠出口食糖及珍珠和玻璃制品仍不断繁荣。那时苏尔城遍布着喷泉及集市,在集市上充斥着从地毯到金银手饰等各种珠宝。
苏尔市得益于其防御体系的完备,直到1124年才被十字军占领。十字军统治180年后,马穆鲁克于1291年重新夺回该城,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开始控制该城。一战结束后,这个城市成为黎的一部分。
黎文物局在5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苏尔市及其周围地区挖掘文物,现该市主要文物是三座罗马时代的古迹。
最近该市最重要的发现是在1991年挖掘出的一座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时代的古墓,这是在黎发现的此类古墓的第一座。 在这个古墓中发现了陪葬的罐子、碑石及珠宝。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尔市定为世界保护遗迹。
该市的古迹分为三部分:
一区:座落在从前的腓尼基岛,内有古市政建筑、柱廊、公共浴室、马赛克街道和一个长方形的竞技场。至该区最尽头,其左面的柱子属于罗马时代训练摔跤运动员的一个角力学校。该区的其他古迹由希腊时代、罗马时代和拜占庭时代的组成。在该区离海岸不远的地方,游客可以看到“小岛”,实际上是古腓尼基时代的石制防波堤和港口。它因面向埃及,曾被称为“埃及港”。
二区:从一区向西步行五分钟即可到达二区。该区最吸引人的景点是一个十字军时代的大教堂。只有一些最低的建筑地基及重新立起的花冈岩柱子完好无损,但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而该区的道路可以让人们领略罗马—拜占庭时代的道路及其他设施的风格。但游客不准入内,仅被允从其旁道观看该区遗迹。
三区:离一区和二区有三十分钟的路程。该区由一个大墓地、一个三格距的纪念拱门和罗马时代最大的竞技场之一组成。这些建筑物建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六世纪。
大墓地是在1962年发掘,出土的有成百件罗马和拜占庭时代的雕刻过的石头及大理石石棺。游客还可以看到一个拜占庭时代教堂的地基。顺着罗马时代的道路,游客可进入该古城。沿路有大水槽为该城供水。在墓地的南边是1967年挖掘出的罗马竞技场遗址。这个480米的建筑物可容纳20000名观众观看极为惊险的体育项目---战车赛跑。在跑道的终点有石制的终点标,战车手需绕场7圈。以高速绕过终点标是比赛最危险的一部分,经常有战车手从此处摔下。
8、留言崖
贝鲁特以北凯勒卜河(意为“狗河”)入海口附近山崖,有20座刻有楔形、象形、拉丁、阿拉伯等19种文字的石碑嵌刻其中,记载了在黎土地上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留言崖因此而得名。
在这20座石碑中,最古老的三座是3000年前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为纪念其征服黎所刻,但其中之一已于19世纪拿破仑三世时(公元1860-1861年)被磨平,代之以纪念法远征的碑文。拉美西斯二世之后的征服者纷纷仿效拉美西斯二世雕刻石碑留念。现存的20座石碑中,17座成文于黎独立以前,独立后树有三座。有5座纪录了亚述对黎的统治,其中伊斯尔哈杜国王(公元前680年-627年)的雕像清晰可见;另有三座石碑表明罗马人、希腊人曾征服过此地;马木鲁克时期立的碑,则记载了苏丹赛福鼎·巴尔古克(公元1382-1399年)在位时修建古桥的情形。
从这些石碑中也不难发现20世纪各种力量在黎及中东地区的角逐。碑文记载了如下历史事件:1918年英法联军攻占贝鲁特市和的黎波里市;1920年7月25日大马士革被高卢将军统帅的法国东征军攻陷;1930年英国部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法国军队参与下,伙同麦加头领——侯赛因国王征服叙、约、巴地区。
在这20座石碑中,最著名的石碑有两座:其一是为纪念1946年所有外国军队从黎撤出,它是黎获得独立的历史见证;其二记载了最近的历史大事——以色列2000年5月24日撤出南黎,它标志着在以占领南黎22年后,黎恢复对南部地区行使主权。
9、国家博物馆
黎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众多。1923年政府呼吁公众捐款筹建国家博物馆,由安东尼·那拉斯建筑师牵头承建,并于1942年落成,对外开放。1975年内战爆发,博物馆地处战斗中心地带,连遭炮击,遂关闭,展品装箱封存。1994年国家文物局获国际组织和私人捐助,在法国专家帮助下着手修复该馆,并于1997年11月25重新开放。赫拉维总统和哈利里总理出席重新开馆仪式。博物馆荟萃黎历年出土文物的精华,被誉为黎6000年灿烂文明史的镜子,国家璀璨的瑰宝。
目前展出的仅是已修复和整理完毕的文物,主要是腓尼基、波斯、希腊、罗马时代的石棺、石雕和马赛克等,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其代表作有:比卜鲁斯出土的公元前八世纪阿里拉姻国王的石棺,健康神里吉亚的石雕像、石锚,苏尔出土的腓尼基儿童墓,赛达出土的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石棺和腓尼基儿童石雕像,巴尔贝克出土的公元三世纪的“七圣”马赛克等。
10、黎巴嫩著名旅游古迹门票价格
货币单位:黎镑
古迹名称 外国人票价 黎巴嫩人票价 学生票价 1 马吉达勒安吉尔堡垒(Majdal Anjar Stronghold) 3000 1000 1000 2 提尔遗址(Tyre Ruins ) 6000 3500 1000 3 安吉尔堡垒(Anjar Fortication) 6000 3000 1500 4 巴尔贝克神庙(Baalbeck Temple) 12000 7000 2500 5 的黎波里城堡(Tripoli Castle) 7500 5000 2000 6 赛达城堡(Sidon Castle) 4000 3500 1000 7 特布尼城堡(Tebnine Castle) 3000 2000 1000 8 毕卜鲁斯城堡(Byblos Castle) 6000 4000 1500 9 尼哈要塞(Niha Fortress) 4000 2500 1000 10 贝特丁宫(Beiteddine Palace) 7500 5000 2000 11 法克拉遗址(Faqra Ruins) 3000 3000 3000 12 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5000 5000 1000
信息来源:http://www.destinationlebanon.gov.lb/Entrance_Fees.aspx
注:1500黎镑=1美元
11、黎巴嫩海滩度假胜地概况
海滩 开业时间 投资 (万美元) 容量(人) 门票 (美元) 餐馆(个) 面积(m2) 位置 Bamboo Bay 2002 150 1200 成人:20 儿童:10 2 30000 Jiye Pangea 2006 900 1800 成人: 15,周末17 儿童: 7,周末10 2 45000 Jiye Orchid 2006 80 250 20 - 6500 Jiye La Voile 2002 200 - 成人:10 儿童:7 1 18000 Rmeile Laguava 2004 665 - 成人: 14,周末17 儿童:7 2 50000 Rmeile Jonas 1993 4 350 成人:10 儿童:7 1 6000 Jiye Lazy B 2006 50 500 成人: 15,周末17 儿童:7 1 20000 Jiye -Damour Oceana 2004 540 3000 成人: 15,周末18 儿童: 8,周末10 7 33000 Damour Edde Sands 2003 4000 -4500 5000 成人: 13,周末20 儿童: 5,周末7 7 100000 Byblos Bonita Bay 2001 800 300 成人: 5,周末10 儿童: 3,周末7 1 3800 Batroun Ocean Blue 2005 370 3500 成人: 7,周末10 儿童: 3,周末5 2 37500 Byblos Pierre and Friends 2003 10 300 - 1 2000 Batroun
数据来源:2009年7月《le Commerce du Levant》
12.来黎巴嫩滑雪
每个来过黎巴嫩的游客都应该听说过,黎巴嫩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上午滑雪而下午又在地中海游泳的国家。之所以可以这样,一是因为黎巴嫩气候温和,二是因为黎巴嫩的山脉大多拔地而起,且距海很近。即使是海拔最高的景点,距离海边也只有很短的车程,因此,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这里的景色非常怡人。
滑雪运动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黎巴嫩开始盛行,雪松山(Cedars)滑雪场于上世纪50年代首先安装了滑雪缆车。目前黎巴嫩有6个滑雪场拥有平整的坡面,适合不同水平层次的滑雪爱好者和雪地滑板爱好者。除了可供滑雪的场地外,全国绵延数公里的越野滑雪道和雪鞋行走道也亟待开发。黎巴嫩会给每个人带来享受。每个滑雪场都有不同的风格,其中,法莱雅(Faraya Mzaar)滑雪场和雪松山(Cedars)滑雪场更是以其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宜人的气候而成为人气之最。
法莱雅(Faraya Mzaar)滑雪场有42个坡面和80公里长的滑道,距贝鲁特一个小时的车程。黎巴嫩的滑雪季节与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季节差不多长,都是4个月,从12月中旬一直到次年4月初。世界各地爱好滑雪、雪地滑板、雪地摩托的人经常预订该场地。从1850米处出发,您可以到达2465米的马扎尔(Mzaar)顶点,在那里,贝卡(Bekaa)彩色峡谷、赫蒙(Hermon)山、拉露(Laqlouq)峰 、雪松峰(Cedars)等美妙绝伦的景观将尽收眼底。如果天气晴朗,还能看见海边小镇,甚至看到首都贝鲁特。滑雪期间如果想休息一下,还可以参加SKILEB.com推荐的各种社交活动及短程郊游。
在法莱雅(Faraya Mzaar),如果您是一位高水平的滑雪者,那么您至少需要花两天才能滑完最佳滑道,然后开始寻找新的滑道。如果您想挑战自我,也可以从滑雪学校聘请一位指导带您去其它更刺激的场地。中等水平的滑雪者在这里会觉得非常好玩,当然,这里也非常适合初学者,因为这里有很多低坡、缓坡。
雪松山(Cedars)滑雪场位于黎巴嫩北部,距贝鲁特两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海拔高达2000米,雪松山(Cedars)滑雪场的滑雪季节比其它地方略长一些,有时候11月初就可以滑雪,而且经常可以持续到4月底。这里风景优美,有厢式滑雪缆车。2006年又增添了几个座位式缆车。山顶观光、缆车漫游、坡道冲刺是最常见的活动。这里是初学者的天堂,提供有几种缓坡雪线缆车。另外,您也可以进行越野滑雪,在雪松山(Cedars)进行越野滑雪是无与伦比的,主要是因为这里有迷人的景色和自然风光。雪地摩托游也是这里常见的一种活动。